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》实践教学方案

发布者:教务处发布时间:2014-12-17浏览次数:940

 

一、实践教学在《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》课程建设中的意义

《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》课是适应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,帮助大学生科学认识人生,加强道德修养,树立应有的法治观念,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课程。其开设的意义在于端正学生的认识、指导学生的行为、修炼学生的素养。这门课的突出特点是具有鲜明的实践性,它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知与行的统一,这既是这门课的出发点,也是它的归宿。在搞好课堂理论教学的基础上,加强实践教学环节,引导学生在学好马克思主义道德、法律知识的同时,联系自己的思想、学习、生活实际,身体力行,努力把道德、法律认知转化为道德、法律实践。把实践教学引入《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》课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中,有利于增强“基础”课的针对性、实效性、时效性,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,同时有利于调动大学生学习理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,提高大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
二、《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》课实践教学具体方案

(一)课内实践教学

课堂教学是《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》课实践教学的主渠道。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生活的主要内容,也是实践教学最有效最经常的组织形式,对学生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质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。课堂教学就其本质而言,就是一种实践活动,因此,我们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实践教学中的主渠道作用。一般说来,课内实践教学主要是指在配合课堂讲授的基础上,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热情,强调要使教学活动成为双向交流的过程。

课内教学实践我们主要采取讨论式、演讲式、案例式、影像观摩式等形式。

一是运用讨论、演讲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,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。在人生观、价值观、恋爱婚姻观等问题的讲授过程中,我们或确定主题,让学生在课前进行充分准备,课上交流,或在课堂进行中,组织学生就热点、难点问题展开讨论,使学生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教学,并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。

二是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启发式教学。在吃透教材内容,明确教学目的的前提下,教师根据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”课课程特点及学生身心成长规律,通过书籍、网络、与学生交流等渠道广泛搜集教学素材,从中选择适当的典型案例,和学生一起分析评判,或由学生提交相关案例,在课堂上讨论交流,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,促进其教学主体作用的发挥及教学内容内化过程的实现。

三是观摩影像。教师运用适当的影像资料展开教学,组织学生讨论,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,促进学生对社会规范的理解

(二)课外实践教学

目前,我们开展的课外实践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种:

1、适应高职环境,规划学习目标。

《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》课主要在一年级新生中开设,为帮助新生尽快熟悉适应高职阶段的生活、珍惜学习生活,合理确定高职期间的奋斗目标,我们在开学初要求学生对未来几年的学习生活进行规划,要求学生按照要求,结合自己的实际,制定出符合自身实际情况,可操作性强的“我的大学生活规划”方案,并在全班开展“交流活动。同时,在课程进行过程中,要求学生比照规划检查自己践行的情况,以起到使学生自我督促、自我提高的作用。

2、在公共生活领域中,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公德调查。

组织学生对公共生活领域中大学生的公德表现进行观察与调查,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,以环境卫生、文明礼貌、助人为乐等指标来考察学生的社会公德表现,并以此为基础,进一步分析成因及提出对策。让学生在观察、调查、分析中能明确是非,升华道德情感,并养成良好的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。

具体要求是:在任课教师指导下,每班以4~5人一组分组调查,并撰写调查报告及在课堂对调查内容结果进行讨论交流。调查报告要求形式规范,内容充分,条理清晰,不得抄袭。调查报告成绩计入课程总分。

3、协同团委,参与指导暑期学生社会实践

利用暑假,和院团委一起,指导学生社会实践。具体内容包括参观革命先烈或当